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大陸書業沒有穫利模式/台灣出版產業鏈回不去了/通路問題藏在比例變化裏

編輯台上 -大雁出版基地:
《2012大雁報告》這些年我在出版搞懂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大陸書業沒有穫利模式
定價30元人民幣,首印1萬冊,營收515萬﹝去除增值稅﹞,印製25%7.5萬,版稅8%2.4萬,毛利如果要達10%﹝占營收20%﹞,則編輯及書號費要控制在7%2.1萬內;如果營運費用超過10%3萬,則無利可圖;如果回款低於8成,營運費用都是虧損。這樣的商業模式如何獲利?
定價300元新台幣,初版3000冊,營收5.549.5萬,印製15%13.5萬,版稅10%9萬,編輯費8%7.2萬,則毛利可達22%﹝占營收40%﹞;如果庫存2600冊列損失,毛利也還有9.9萬可以cover營運費用。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否比較可能獲利?
第二件事:台灣出版產業鏈回不去了
出版社/總經銷/中盤/書店,這一套完備成熟的圖書供應鏈,以發配為主退書為例外,靠物流規模效益擴充,從賣斷衍變為月結制對帳,曾經覆蓋全台迅速有效叱吒風雲一二十年,於市場供不應求的大環境中狀大興盛。
但過去十年,當市場逐漸轉變為供過於求,退貨率升高,逆物流理貨費增加,經銷商無能為力,只能以各種保留款規則因應,貨帳分離,結算更亂;連鎖書店要求銷售結帳或寄售,網路書店想直往,獨立書店紛紛消失,只是雪上加霜。
簡單的說,上下游現在需要的是以銷售情報做為進出退存依據的經銷模式與交易制度,這是既有套路始料未及的前提假設,再怎麼修改調適,都回不去了。
第三件事:通路問題藏在比例變化裏
博客來占你的營收超過20%了嗎?這幾年有沒有與博客來一起成長?金石堂與誠品還各占10-15%嗎?是否穩定下來?獨立書店大幅衰退到15%以內?量販及超商占比上升、下降或暴起暴落?海外﹝港澳、新馬、美加….﹞占比增加或減少?特販、團購、書展機會更多?郵購、直銷奄奄一息?是網購還是電子書大有斬獲?
某些通路比重愈來愈高,可能是擋不住的趨向,可能是努力有所突破,也可能是另些通路消亡太快,更可能是調整選題的結果。這就是繁榮或萎縮的秘密所在。
如果五年後,網路書店占比勢必達50%以上,你又不打算投入數位出版,會面臨什麼?該怎麼辦?
'via Blog th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