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國外的補助與稅率優惠 統一定價 那種幫助書店活下去 不是商人的事)
嘆息書店倒閉之外
2012/09/16 19:28
文:謝孟宗
報載台北市重慶南路上的書店倒閉八成左右。這消息無疑很可嘆息,對於曾見識書店街盛況的愛書人來說,今昔之感諒必更深。時局如此,在出於情感的喟嘆之外,或許還該回顧幾個關於書與書店的基本問題,以求了解現狀,並對未來有所思忖。
書與(實體)書店,總讓人興起朦朧的人文情懷。然則書究竟何以別於一般貨品?經營書店何以別於一般商業行為?由前兩者衍生而來的關鍵問題是,究竟在什麼樣的考量下,政府以及國民應當合力確保書與書店的存續?
書的問題單純多了。一方面,書為貨品,可於市場買賣。另一方面,書高於一般貨品的價值在於,作為載體,書,無論何種形式,都能讓讀者有系統地認知,由自身向外推及宇宙的各種知識。讀書的目的,除了被動地掌握前述知識,還在主動於形下、形上未知的場域拓展知識的疆界。於是寫書,出版書,買書,讀書迴環無窮,知識的質量不斷增進,才可能不斷增益人的身心。
至於(實體)書店,問題較為複雜。書本不僅是具備特定價格的貨品,這卻不代表經營書店必然有別於經營其他商家、或者一間書店的倒閉必然比一家賣場結束營業更讓人惋惜。首先得釐清的,是實體書店倒閉,不能全然歸咎於國民讀書風氣不盛,畢竟實體書店的競爭者,還包括網路書店。是否讀書和如何買書是兩回事。
當然,實體書店提供予尋書人的體驗,與網路書店不盡相同。面對書架上一排又一排圖書,尋書人能具體覺察知識的浩瀚。以眼觀覽,以手撫觸,甚至以鼻嗅聞書的氣味,這種感官交融的情境,是網路書店無法複製再現的。更別提觀覽、撫觸、嗅聞之中,可能發現意想之外的書籍,從而為自己的知識尋索另開一條路徑。
但究其實質,經營實體書店,在商言商,經營者為賣方、其店面為賣場,入店者為買方,賣方商品不齊、地點不宜、價格不利,被淘汰不過是商業邏輯下的優勝劣敗。而敗者引來的幾聲感嘆,說穿了,只是消費者因消費場所消失而起的短暫不適應罷了。
當實體書店的商業基礎逐步為網路書店侵蝕,其存在之必要,繫於實體書店有無獨到的文化想像與關懷、能否提供尋書人深刻的文化感受。抽象的種種想像、關懷、感受,落實起來,可以是店裡陳設的書種,乃至與在地社群或特定文化群體的互動。這樣的書店才值得政府與國民致力使其在商業環境中生存。特別是,當商業的濃厚銅臭味飄越國界,沾染各項政治、社會、經濟機制,我們尤其需要真正有文化底蘊的書店與書香。
---民國一百零一年九月二日於府城
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2012.9.16)
'via Blog thi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